普京最在意的两样东西盈远期策略,乌克兰一口气全给炸了。
6月1日,乌克兰一辆满载炸弹的卡车开进了俄罗斯境内某高速公路,放出了大量无人机挂载着炸弹炸向了俄罗斯多个军事基地,乌军称摧毁了42架战略轰炸机。随后俄方对此予以否认,称其造谣。真相一时间变得扑朔迷离起来。日前,SAR卫星照片确认了俄军的战损,照片显示,俄军两处基地共有13架大型飞机被炸,其中包括8架图-95。
从媒体公开信息可以看出,乌军此次行动的一大特点是无人机的部署方式。乌克兰方面将无人机隐藏在货车中盈远期策略,伪装成普通货物,深入俄罗斯境内后从车上发射,避开了俄罗斯的防空系统。军事专家将其称之为“睡眠式”无人机战术。在非对称战争中,可以凭此战术一举击溃敌人相当大部分的战力。
确实,俄罗斯的损失相当惨痛,尽管没有乌方宣称的42架折损,8架图-95的损失,就够俄罗斯喝一壶的了。可以这么说,俄罗斯这次不是被打疼,是被打骨折。图-95是一种冷战时期的苏联远程战略轰炸机,自1950年代起服役,至今仍是俄空军最主要的核打击平台之一。尽管经过多次现代化升级,但核心平台的生产线早已关闭,机体制造能力严重退化。
这次这炸毁的至少8架图-95盈远期策略,属于是不可再生资产,除了稀缺,每一架都有几十年维护、改装的“战斗履历”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俄罗斯不是损失一批飞机,是损失了一段战斗史诗。
说起来,再给俄罗斯30年,也造不出一架图-95了。这是因为苏联时期生产图-95的图波列夫设计局和其下属的库兹涅佐夫发动机厂,如今大部分已经技术断层或破产重组,核心人员也早已经大量流失。此外,图-95用的是涡桨-12型发动机,环看俄罗斯,再也没有工厂具备批量制造这种发动机的能力。这一炸,俄军直接损失了约五分之一的现役图-95轰炸机。剩下的图-95虽仍能执行任务,但数量已经明显捉襟见肘,未来战略空军的作战能力,想必会束手束脚。
除了图-95之外,克里米亚大桥也被炸了。这个消息的来源是乌克兰媒体和乌克兰国家安全局,目前俄方未作回应。其实作为冲突当事方,乌克兰的消息或许有一定的宣传意图,但是到发稿俄方还没有回应,这点比较反常。过去有重大基础设施受损,俄罗斯会迅速发表声明以控制舆情。说起来,克里米亚大桥算是普京的脸面。在俄罗斯宣布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时,克里米亚大桥被看作是这件事的标志性工程,普京曾在此做出“克里米亚是永久属于俄罗斯”的政治宣言,象征着俄罗斯的主权和意志。
此外,克里米亚大桥是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的唯一的陆上通道,是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和向南军事行动的生命线。桥梁受损直接影响俄罗斯军队和物资向克里米亚的运输,极大削弱俄罗斯南线作战和补给能力。总而言之,乌克兰的这两次打击,打破了俄罗斯军事实力和政治象征的双重红线。但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炸的具体情况还是要看俄方回应。可以这么说:乌军不是在炸桥,是在剪短俄军的脐带,同时要打破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掌控幻觉。可以预见,接下来俄乌的军事对峙只会加速升级。
诚利和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