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简单方道配资,贾府的祭祖是一项开放性、包容性的活动,而不是封闭的,更不是秘密的。不管是不是贾府中人,只要这段时间在贾府,就能参观这项活动。
为什么这么说?我们来看这句话:“且说宝琴是初次,一面细细留神打量这宗祠”。读者知道宝琴参加了贾府的祭祖,也是从这句话看出。可是不能只看“宝琴”二字,也要想想,为什么说“宝琴是初次”?
宝琴是初次,当然别人都是多次了。别人是谁?或者说,跟宝琴对比的,是谁?是贾家的子弟、老太太太太少奶奶小姐吗?当然不是。他们本来就是贾府中人,自然应该年年参加祭宗祠的,有什么可强调的?
和宝琴形成对比、不是“初次”而是多次的,是黛玉、宝钗、湘云诸人。黛玉宝钗都来了好几年了,年年都参加;湘云是从去年冬天才在贾府长住下来的,可当她小的时候,也在贾府生活过不短的时间。她们都参加、或者说,参观过,贾府声势浩大的祭宗祠活动。
当然参观过。不然怎么办?除夕夜,贾府上下,大大小小,都聚到宁国府宗祠来祭祀,却把几个年轻女孩子扔在一边,好意思吗?反正这么大排场、这么大场地,让她们站在旁边观看,不进行主祭、陪祭、献爵、献帛、捧香、传菜等议程,不就行了?
有的读者记着宝琴拜王夫人为干娘一节,非说宝琴成了贾府的干女儿,所以有资格祭祀。这是胡说八道。做了王夫人的干女儿,又不是过继给了贾府,更没有断绝了与薛家的关系。如果是作为“贾府的女儿”才参加贾府祭祖,那她同时仍旧是薛家女儿方道配资,怎么不见她参加薛家祭祖了?难道“干女儿”有资格祭祖,亲女儿反没有资格了?
又有人不同意我的观点,提出反对意见:“宝琴和钗、黛、湘相比,是新来的;可邢岫烟、李绮、李纹都是与她一起来的,怎么不见提她们是‘初次’?”
答案仍旧很简单:邢李三人,并没有参加贾府祭祖活动,因为除夕时不住在贾府。“邢夫人兄嫂家中原艰难,这一上京,原仗的是邢夫人与他们治房舍,帮盘缠”,“从此后,邢岫烟家去住的日期不算,若在大观园住到一个月上,凤姐亦照迎春分例送一分与岫烟”,人家邢家虽然贫寒,也是有自己的房舍的——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。既然有家、有父母,邢岫烟到过年之时,当然要回父母的家中,不管她多留恋大观园。
“李婶之弟又接了李婶和李纹、李绮家去住几日”、“李婶母女虽去,然有时亦来住三五日不定”。李婶和李纹李绮母女,也早已离开了大观园,只像走亲戚似的不时来往。除夕过年,自然也不便在出嫁的侄女、堂姐的婆家打扰。所以邢李三人,在祭祖时根本不在贾府,当然也不会参加了。
另一个没有参加的重要人物,是贾政。他从三十七回“点了学差”离京,直到七十一回才回京。五十三回祭祖之时,他正在外地,当然也不能参加。
贾府的祭祖郑重庄严,只是反映家族和睦、凝聚力强,并不是内外隔绝、封闭自守的保密仪式。——如果真的那么严格,贾家祖籍金陵,现在在金陵也有家有地,凭什么在京城的宁国府里祭宗祠?
薛家也好,黛玉也好,湘云也好,或者远离家乡不能祭宗祠方道配资,或者家中没有这样齐整的祭祀仪式,或者有祭祀而规模形式不同,对此充满了好奇。并不需要什么资格,才能参加这项仪式。
诚利和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